全國人大代表張興海:智能化時代到來 傳統企業迫切需要智能化改造
剛剛出爐的《政府工作報告》提出“運用新技術、新業態、新模式,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”,作為工業制造業代表,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、重慶市工商聯副主席、小康工業集團董事長張興海備受鼓舞,他在兩會上接受華龍網記者專訪表示,大數據智能化時代已經到來,傳統工業企業的智能化改造迫在眉睫,不過目前一些小企業憑借自身力量轉型升級存在困難,尤其是在資金方面,建議政府在上市融資、債券融資等方面加以重點引導,同時,企業家自己也要積極走出去。
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、重慶小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興海。特派記者 李文科 攝
內心深受鼓舞:政府工作報告為制造業引領了方向
《政府工作報告》明確提出:“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,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”“發展智能產業,拓展智能生活”“推動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廣泛應用,新興產業蓬勃發展,傳統產業深刻重塑”,在張興??磥?,《政府工作報告》為中國制造業引領了方向、明確了目標、增強了信心,令自己深受鼓舞。
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車整車及汽車發動機、汽車零部件制造、銷售于一體的民營制造型企業,產值已超100億元。對于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,張興海作為重慶本地民營制造企業代表感受尤為深刻,他告訴記者,重慶本來是一個大制造城市,特點是比較傳統,在上世紀80年代,從摩托車、軍工開始,以嘉陵摩托、長安汽車為代表的制造業帶動了一大批國有和民營的制造企業,不論是整車還是配件在全國都跑在前列。
“但現在大數據智能化時代已經到來,傳統工業企業迫切需要轉型,再不轉型就要落后了。拿我們來講,就是以電動車為標桿,跟德國一流看齊?!睋埮d海透露,小康旗下的金康新能源電動汽車,從沖壓到焊接、涂裝、總裝和電池,無論是硬件和軟件,都是完全按照德國工業4.0的標準來做的,“這是一套專門為智能汽車電動車打造的大數據智能化制造系統?!?
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、重慶小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興海參加審議政府工作報告。特派記者 李文科 攝
沿海調研感受:重慶企業要積極謀求上市和走出去
張興海談到,小康百分之七十的零部件都是“重慶造”,他感到重慶汽車配套企業的轉型升級難度很大,主要是企業小,上市的又少,只能靠一點點積累的利潤來進行設備的升級改造,有一百萬就買一百萬的設備,缺乏資本的支持?!爱斘易叱鲋貞c,去沿??疾炝四切┡涮讖S,哇,他們的裝備都很好。而且70%以上都是上市公司,還有一家做到了全球規模第一,我覺得我都需要學習?!睘榇?,張興海建議,重慶可以對企業在債券和股權融資方面加以重點引導。
不過,作為已經上市的企業,在張興??磥?,上市不光是政府的事情,企業也有自己的問題。他提到,重慶一些企業家性格很好,豪爽耿直,但在思維升級、走出去這一塊還比較固執,現在全國都在提倡弘揚、塑造企業家精神,重慶在這方面還需加強,要走出重慶,以更開放的視野提升自己和企業。
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、重慶小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興海接受華龍網記者采訪。特派記者 李文科 攝
帶來三份建議:關注大數據智能化重塑汽車產業組織方式
記者了解到,在本次兩會上,張興海帶來了三份建議,分別是關于智能制造、精準扶貧和企業家精神的建議。
張興海認為,智能汽車既是共享出行的理想交通工具,更是國家戰略,對經濟的增長貢獻巨大、所創造的社會價值巨大。按照100萬輛智能汽車數據估算,總投資預計在300-500億元。建成后年銷售收入預計在2000億元,帶動產業鏈的新增產值預計在5000億元,同時整車通常將按照1:7的比例提供產業鏈就業。
為此,他建議以大數據、智能化重塑現有汽車產業組織方式,并從三個方面予以落實:
一是用5-10年時間,在大數據底層平臺建設國家引領的、全國統一兼容的智能出行大數據體系。
二是用5-10年時間,在運用端建設全國化的能源補充體系,結合使用好新舊能源,推進綠色低碳、共享出行。
三是大力發展智能汽車,在制造端抓住智能駕駛系統、電池系統與電驅動系統的核心技術,建議政府對企業的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進行投入和專項補貼。從而讓企業把更多的資金資源用到刀刃上,用于獲取全球領先的技術,建設數字化、智能化的工廠,產銷用戶需要并購買的產品。同時建議由中央政府統籌規劃、地方政府負責落地,在全國按區域劃分,投資建設高標準的智能駕駛系統、電池系統與電驅動系統產業園。
此外,張興海還有一個想法,“智能制造轉型升級,核心是車間要用機器人,政府在這方面能否給予補貼?比如企業用一臺機器人補貼5萬,假如投入5個億的設備補貼,一萬臺機器人就出來了,這樣對重慶的智能制造貢獻一定是很大的?!?